25.65亿元,数家大牌地产商志在必得的北京清河地块最终归属华润置地。与华润此番拿地的举动相比,一度被称作“天价拿地”的顺驰2004年9.5亿元夺下大兴地块的行为多少有些是“小巫见大巫”了。
8月1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二层交易大厅,原本打算挂牌出让的、面积近35万平方米的清河地块,因为出现报价截止期限还有两家以上竞买人出价的情况而不得不采取举牌竞价。拍卖现场,半个小时之内,清河地块的价格就已狂飙8亿多元。就连主持拍卖的北京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市场部部长叶向忠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成交价出乎意料,“实在是有点儿高,”叶私下向记者表示。
如今,日益上行的地价,已然让地方政府感受到了“控制住宅价格上涨”压力的增大。
半小时飙升8亿元
本以为在顺驰与富力之间展开的一场土地争夺,而最终的赢家却是华润置地。当竞价达到22亿2000万的时候,以“拿地”著称业界的元老谢强摇了摇头——富力退出,从此,清河地块演变成了顺驰与华润之间的争斗。
自从举牌竞价开始的那一刻,财务总监出身的顺驰(中国)董事局主席汪浩,手就一直没有离开计算器,直到华润置地(北京)总经理陈鹰将价格加到25亿6500万的时候,汪浩与身边的合作伙伴,北京首钢地产总经理生长起耳语了几句,手中的竞价牌没有再次举起,价格停留在了25亿6500万,华润胜出。
与谢强的摇头和汪浩的计算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鹰始终没有计算器,每一次举牌也都面带微笑,虽然他的脸色在落槌的那一刻有些惨白,事后,他表示,自己那时并不紧张,而即便是这个价格,也在华润的预算范围之内。
在北京,土地拍出天价已经不是第一次。2004年初,顺驰以9.5亿的价格夺下大兴地块,随后,首创和华远再度以12亿元的价格联合拿地,现在,人们已经对土地的天价有了足够的“心理承受力”,然而,清河地块25.65亿元的价格还是让业界吃惊。
竞价结束后,汪浩表示,这个价格实在太高了。顺驰(北京)董事长荆宏则表示:“对这块地,我们的心理底线就是25亿元左右。”
北京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主任史贤英表示,虽然这次清河地块的出让原始价格已经达到了将近17亿元,但购买标书的企业仍有55家,经过事先的6次报价,其价格已经达到了18亿元,即便如此,在竞价截止时,仍然有两家公司报价,“按照规定,我们组织了现场举牌竞价。”
按照本次竞价的规定,每次加价的区阶为800万元,因此,本次竞价起点就已达到了18亿800万元,这样的起点,土地卖出高价似乎并不意外。
不过,比地价本身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日后的房价,在拍卖开始前,顺驰(北京)的一位内部人士曾进行过测算,当时,他是以25亿元的土地交易价格作为测算的依据,“至少住宅要卖到6000~7000元/平方米才有相应的利润,而这还不包括商业的售价。”而在价格中,土地成本至少会达到3500元/平方米。
不过,作为最终土地使用权的获得者,华润方面在售价上还是出言谨慎,华润置地(北京)总经理陈鹰只是表示,经过他们的前期调研,认为6000~9000元/平方米的单价是需求最为旺盛的价格区间,而华润一位高管则私下向记者证实,“定价应该就是在这个区间段上,具体是多少,还要看开盘时候的市场情况定。”他说。
显然,即便按照最低6000元的价格计算,也高出清河地区的平均房价不少,据记者了解,目前,清河地区楼盘的主流价格维持在5000元左右的水平,即便品质较高的楼盘,均价也只是达到6000元,况且为数甚少。
同样的案例还出现在2004年拍得土地的顺驰领海,目前该楼盘的价格已经达到将近7000元,而眼下大兴一带楼盘的主流价格也仅仅在4000~5000元/平方米之间。
谁让地价狂飙?
隐藏在高额地价背后的,仍然是土地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尽管叶向中告诉记者,下半年土地储备中心准备了260公顷土地投入市场,但这似乎仍然难以遏止地产商高价“抢购土地”的热情。
陈鹰再度否认了华润在北京土地储备紧张的说法,目前在建的凤凰城、翡翠城、优士格、华亭家园和置地星座都有后期的可开发用地,“至少可以让华润再开发两年。”他说。
不过,他无法否认,在得到清河地块之前,华润并无新土地储备进账的事实。“在西单和昌平,我们都一直有地块在运作,但也只是前期工作。” 而与华润竞价了将近20分钟的顺驰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在顺驰林溪、顺驰领海、顺驰蓝调陆续开盘之后,在北京,顺驰也尚未有实质性的土地储备进账,在竞价开始前,顺驰一位高管曾向记者表示,对于清河地块,顺驰志在必得,甚至新闻发布会都已经准备就绪,而这一切,无疑是迫于开发的压力。
在荆宏看来,北京市土地供应量不足才是他们高价角逐土地动因,“从预期来看,北京的土地供应还是比较紧张的,”但是,在国土资源局方面看来,供应不足仅仅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