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商用地产在绿地地产的比例为5%,现在已经占到了20%,这个比例还会继续提高,今明两年将提高到30%~40%。”,上海房地产50强之首“绿地集团”负责商用地产业务的总裁助理张蕴告诉记者。就在7月初,已经在商用地产领域有了很多投资的绿地集团决定,再投资25亿元上马两个商用地产项目。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表示:“住宅在本轮宏观调控中受的影响较大,商业地产将是拓展的一大方向。”
与此同时,上海房地产50强排名第二的大华集团,也决心投资60亿元征战商用地产开发领域,并采取和商业地产运营巨头铜锣湾联手的方式进行。
“领头羊”拉长战线应对风险
绿地,上海房地产代表企业,自2001年开始全国化征程,至今已经进入全国16个城市,2004年销售额达到80亿元,凭借实力跻身国内一流房企之列。据张蕴介绍,绿地的开发向来是以普通住宅为主,后来开始在市中心做高档楼盘,2003年成立资产经营部做商用地产开发,谋求长期收益。今年政府针对住宅市场的调控开始后,开始加速在商用地产领域的开发。
据悉,在绿地进入的16个城市中,15个城市的项目都有相应规模的商用地产。其中一部分是住宅配套,一部分是专门的商用地产项目,涉及商场、酒店、写字楼。尤其在南京,正在建设一个高度超过金茂大厦的全国第一高楼,有写字楼、酒店、商场,这个项目将成为江苏省标志性建筑。
张蕴对记者说:“绿地将通过分散风险、拉长战线来应对调控。不光在住宅开发中,中、低、高档产品都涉及。在商用地产领域,也将战线拉长,既开发高档商场,也开发普通商业街;既开发五星级豪华酒店,也开发经济型酒店。写字楼开发有出租型的,也有出售型的,租售并举。”
就是在此战略指导下,绿地加快了进军商用地产的步伐。3月18日,绿地集团以1.918亿元成功竞得上海曹杨路450号地块,将投资6亿元建设一幢甲级写字楼。今年8月份,将开工一个9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项目,计划建设为写字楼和酒店,项目投资预计超过4.5亿元人民币。今年第四季度,将启动一个名为“国际家具展示中心”的商业地产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规划为6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0亿元人民币。
诸多项目上马,对绿地的资金实力是一大考验。好在7月初,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给绿地集团30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让绿地的腰板硬实许多。
群雄逐鹿商用地产
除了绿地大手笔投向商用物业外,其他的大房地产企业也不例外,纷纷进军商用地产领域。上海房地产50强排名第二的大华集团,向来只是做住宅,近期,也加大了对商用地产的投入。大华集团副总裁对记者说:“调控对大华住宅方面有所影响,一些楼盘的开发进度有所调整。大华正在做几个商业地产项目,也正在调研,为进入写字楼市场做准备。大华专注房地产开发,不仅是住宅,也将大力发展商用地产。”
2004年12月,大华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安徽大华。马鞍山国际广场开幕,项目占地面积6.44万平方米,是马鞍山首屈一指的现代商业中心。另外,大华投资15亿元参与闵行区一商业地产项目的后期开发。6月底,大华携手铜锣湾,联合开发商业面积达31万平方米、占地面积300亩的上海铜锣湾广场。另外,今年还将在浦东建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在和铜锣湾的签约仪式上,大华集团董事长金惠明说:“携手铜锣湾集团开发上海铜锣湾广场,只是大华集团与铜锣湾集团合作的一个开端。”这似乎在暗示,大华在商用地产领域将会有更多的投入。
有10多年房地产开发历史的大众交通集团,向来都是以住宅开发为主,在上海、哈尔滨、长春都有大面积住宅开发。近期,也进入商用地产领域,开发了一个名叫大众金融大厦的写字楼项目。上海前沿集团,则更是押宝商用地产。自去年开始,强力进入商用地产领域,在海南、江苏天目湖都建有顶级酒店。另外江苏镇江、云南丽江、深圳梧桐山的项目正在进入前期的筹备期之中,还计划在上海建设商业中心。前沿集团董事长陈早春对记者说:“前沿觉得住宅最好的机会已经过去了,商用地产领域机会还有,所以,前沿要在在商用地产领域做大、做强。”
另外,一个上海房地产50强企业东渡国际集团,也正在考虑将更多经历投入商用地产领域,正在酝酿一个大的商用地产投资计划。
进军商用地产有理
开发商纷纷赶集商业地产,在国家针对住宅实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外,也有深刻的行业背景。从企业自身而言,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诉求。一般房地产企业,早期做住宅,追求快速现金流,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实力了,自然追求长期稳定的回报,这时就会选择商用地产开发,香港大开发商大都走的这条路。
上海火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凡告诉记者:“开发商用地产,对企业来说,有资金实力要求,也要有建筑技术的要求,还要有营销能力的要求。在上海商用土地出让的价格一般低于住宅用地价格,开发的利润空间也比较大,投资回报也比较高,只是资金回收周期长一些。”
从市场来说,上海住宅市场已经开始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