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将投资数亿打造45000平方米体育场馆,记者昨天了解到,该体育馆附近还将有一幢公寓式办公建筑也将以小户型的面貌入市。上海小户型住宅的发展经过了2004年初以来的由热转淡之后,随着沪上宏观调控对有关非普通商品房定义的细则出台之后,小户型正在逐步受到自住市场的推崇。
慧芝湖花园售楼处5月13日以来,2居室约89平方米的小户型比较容易被购房者接受。网上房地产的网上备案也显示,该楼盘开盘632套已售出50套,其中19幢中“已签”的12套中有50%都是小户型,而销售出的124.96平方米的房型只占两套。
宏观调控以来,虽然整个房市交易萎缩,但是小户型的房型由于比较实用,并且以低总价的最大优势成为满足自住需求购房者的首选。不动产研究中心之前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上海的小户型项目经过了2002年的供不应求和2003年的供求两旺,2004年28个楼盘集中交房的局面,加之2003的上市量,总计140万平方米。同时,房产工作室市场研究中心统计,2004年小户型物业推出19例,比2003年减少18例,减幅达49%。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市场供应量的大幅减少。
但是,目前小户型重新热了起来。小户型一直被认为是“买的不住,住的不买”,所以从上海的情况来看,以前70%到80%都是投资客,而且各项税费加起来,购买一套非住宅性质的小户型酒店式公寓,其整体的居住及交易成本可能是普通商品住宅的6~7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