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News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房产新政下 地产蓝筹海外资本弃上海纷纷北上
时 间:2005/5/27 9:44:05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1381
    5月25日,李嘉诚麾下"长和系"宣布,投资开发北京"北新嘉园"住宅项目,先期投入的土地收购和动拆迁等费用将高达4.5亿元。

    但此次"李超人"的手笔还算不上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大浪花"---2月份以来,仅已公开的全球知名投资机构在中国内地的投资交易中,已有逾40亿元涌入北京商业地产市场。

    2月,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与上海盛融合作,以4亿元收购北京甲级写字楼富利大厦;其后的3月和4月,新加坡凯德置地宣布收购北京甲级写字楼中环世贸中心A、B栋、北京安贞华联商厦和望京华联商厦,两项收购金额高达35.7亿元;4月,中美合资的扬子基金斥资3000万美元,收购北京酒店式公寓远洋新干线D座。

    而同期,上海市场显得相对平静。在全球一线投资机构已达成的交易中,仅澳洲麦格里集团和高盛投资分别购入凯德置地的两座写字楼。

    宏观调控以来,海外资本出于整盘风险考虑,正逐步加大北京的资金投入。

    新加坡一线发展商仁恒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振毓,一个月中有20天穿梭于中国各一、二线城市间,不断寻找仁恒的下一个投资机遇。他认为:"目前看来,北京和上海肯定是海外资本在中国内地投资房产的重点城市,但最近,北京市场相对更活跃,业主放盘的信息多,成功接盘的交易也多。"

    胡振毓分析,此前,上海由于其明确的城市定位---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而更易受海外资本关注,更大程度上担当了海外资本内地"桥头堡"的角色。

    不过,在目前形式下,海外资本考虑更多的是"下一个鸡蛋应放在哪个篮子里"。

    "过去,外资在洽购上海楼盘时,往往止步于发展商的漫天要价。最近,虽然报价有所松动,但收购方的观望心态重了。"胡振毓坦言,调控使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将视线从上海稍稍移向北方。"不断出台的调控政策,提醒海外资本,分散投资是必要的。"

    戴德梁行投资部助理董事叶建成表示,海外资本在收购商业地产之前,往往以租金回报率是否在10%左右为基本条件,同时要求可以马上收租。但这种项目在上海已越来越少。

    叶建成分析,扬子基金收购的远洋新干线酒店式公寓位于北京境外人士密集的东三环燕莎商圈内;凯德置地收购了两座商厦后,马上将整体回租给原业主方---北京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并签订了20年的合同。因此,这些收购交易几乎都是地产市场的"蓝筹股"。

    世邦魏理仕提供的最新研究资料表明,今年一季度,北京优质写字楼市场租金较去年底上升了1.5%。与此同时,优质零售物业市场租金则上升了1.0%,增幅高于上海同期水平。
  备案编号:辽ICP备19014102号-2  Copyright ©2010-2018 锦联地产集团 版权所有